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新手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唱歌初学者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10:42:17    


1.模仿

提倡多听名家的歌唱,目的是去研究别人的技术、风格和处理。但避免盲目模仿别人的音色,因为,同一个人的声音通过电流录音后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再就是听音响时不能丢掉谱子,有的人模仿大师的特殊处理,到最后唱得自由了,没了节奏。这不应该,听后还应该回过头来研究谱子,严格按谱子来。

2.呼吸不稳定

初学者在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之前,气息控制的能力都是非常弱的,一般气都表现在胸腔上,肩膀和胸腔都会往上挺,以至于在歌曲中不能连贯的唱完整首歌,长的句子不能完全唱下来;还有气息没有控制好,会很轻易的导致音准往上升;声音上还会出现时而强、时而弱;喉咙时而松、时而紧。这个听起来缺乏连贯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加强对歌唱呼吸的训练。

3.发声、咬字部位不统一

初学者在咬字上面一般都会有明显的变换现象,一首歌里面会出现字音有时候靠前,有时候靠后,有圆有扁,没有把组成字的声母和韵母唱好,并且字与字之间的链接,字与音之间的链接没有唱到位,这需要多在台词和发声练习上下工夫。

4.音高不稳定

会唱歌的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气唱,应该用丹田发音才能唱的高而且声音饱满。高音其实就像水泵压水一样,向下发力激出向上的力,而不是向上拔,这就是为什么孙楠/韩红等喊将,高音时总是向下蹲一下的原因。

练习假声唱歌最好先找些慢歌,尽量把音量放低,这样练习一段时间。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论真声假声一定要尝试着体验用气托出声音的方法,如果光是单纯地靠嗓子去嚎,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进步的,而且还对嗓子不好。

5.声音发散以及白声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口腔要充分打开,力求形成共鸣的空间。并且注意气息的深度和控制,要建立字由“扁”到“立”由“横”到“竖”的概念,把每个字都和共鸣结合起来。

建议多做开口音练习,首先要学会打开腔体。打开腔体主要是指打开口腔、鼻腔、头腔、喉咽腔和胸腔。打开腔体是为了追求一个通畅圆润的声音,也是为了使声音顺利地进入头腔从而产生共鸣。

6. 唱歌声音抖

声音颤抖产生的原因是:错误地用抖动咽肌或摆动舌部及呼吸肌、发声肌群张力高度减低而造成的。这时咽喉会剧烈地抖动。这种毛病矫正起来很困难,要下决心花大力气才行。

纠正声音颤抖的方法如下:

(1)稳定喉头,以此为目的促使各部器官肌肉协调归位,使喉肌、舌根肌稳定下来。

(2)用深呼吸控制做直声练习,用少于每秒周率颤动5回的声音去克服颤抖,有意识地控制中枢神经对各有关肌肉的神经刺激。

(3)做喊声练习,可以用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做练习。适当注意强弱控制。

7.鼻音

鼻音表现在:音色出不来、混浊、无力度、声音传不远、咬字不清晰、缺少透明的共鸣色彩。这是初学者把鼻腔共鸣和鼻音搞混淆了,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要分清楚二者的关系,建议做练习时多体会打哈欠的感觉,将声音唱的位置高些,把注意力放到头腔共鸣处,多唱开口音和顿音跳音的练习、暂停哼鸣的练习。

8.吐字不清晰

吐字含混、缺乏力度。原因是咬字时唇、齿、舌等没能得到协调,不能大胆的咬字,并且对声母的发声动作、部位控制不够。另外,喉咙开得太大也会影响咬字。初学者在纠正问题是要果断用力,嘴的动作要灵敏,将字头、字腹、字尾处理好,但在此同时不能将字咬死,并且与发声训练中的共鸣位置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练习。

9.只注重发声技巧,不注意音乐修养

大多数初学者都把学习歌唱发声的技巧、以及如何唱高音等技术问题放在学习声乐的主要位置上,从而忽略了音乐修养和艺术审美品位,是提高歌唱水平的一个因素。建议多听多看音乐会、交响乐、歌剧、舞剧、画展、多阅读文学作品、以及多了解其他与音乐相关的知识等。

10.只注重声音,不注重情感表现

没有情感表达就没有惊艳于世的音乐作品。而处理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方式也非常丰富,不局限于上述内容的分析,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创新,从而以声带情、以情促声。

1.注意理解歌曲的歌词有自己的情感抒发

2.歌曲的强弱对比

3.学会运用气息唱歌 或者气泡音哭腔等小技巧来增加情感色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