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花园口是在哪个位置(百年沧桑花园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41:01    



花园口,位于明阳街道花园口村,是黄海北岸的一个天然码头,因其地势像乌龟脑袋一般深入大海之中,所以当地人俗称“盖子头”。


据传古时候,这里遍生艳丽的花草,把海口点缀的犹如花园一般,故名花园口。另外还有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不是生长的花草,而是桃树和野玫瑰,由于桃树和野玫瑰生长过于茂盛而形成了自然园林,故称花园口。



花园口虽礁石嶙峋,陡峭壁立,但港阔浪平,涨潮时水深可达3米,便于行船靠岸。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历来成为兵家鼓角争鸣之地。据传,唐军东征便是在这里登陆,收复辽东失地。明朝中后期,倭寇猖獗,常常袭扰我北方沿海,花园口又成为明朝政府防倭袭扰的重要据点,在花园口西北不远处建有烽火台,为防止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


1894年10月24日上午7时30分,虽然此时的花园口天空有些朦胧,但海岸依稀可见。人们看到不远处的海面,数十艘小艇正忙忙碌碌在海面与岸边连续往返。这些繁忙的小艇是日军的登陆艇,目的是往岸上运送准备在此登陆的日军。这些日军是37天前中日黄海海战结束后日本组建的侵华部队第二军的第一师团。


日军先头部队顺利登陆后,立即对周边展开了侦察,发现这里并无清军防守。于是日军开始了肆无忌惮地大规模登陆,很快第二批、第三批登陆部队也相继到达花园口。10月25日,登陆部队的最高长官,第二军司令官陆军大将大山岩在前呼后拥之下也在花园口顺利登陆。到了11月1日,经过12天连续登陆,陆军部队已全部登陆完毕。到了11月6日,日军辎重、军械、马匹等也相继完成登陆。从10月24日至11月6日,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时间长达14天,登陆人员24049名,战马2740匹及其他大批辎重武器。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


与此同时,花园口附近村民看到“鬼子来了”,但却没有盼来此时本应保护他们的清军,村民惊恐不安又无助无望,纷纷选择奔逃。除了个别年老体弱没有能力逃跑之外,其余全部拖儿带女逃到了北部的城山、长岭一带山区避难,留下的村庄则是一片凄惨。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立刻暴露其狰狞面目。杀猪、杀鸡、杀猫、杀狗,焚烧房屋、洗劫财物,无恶不作。所及之处,留下的是一片片的残垣断壁和烧焦的黄土。而逃难的老幼男女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随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袭来,已然寒冬腊月,但村民依然无家可归,悲惨万分。


日军在花园口长达14天的登陆,清军是否知道?当然知道。早在花园口登陆前,71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已获知日军拟于辽东半岛或其他地方登陆的消息,并要求有针对性的加强防务,只是昏庸、麻木、腐败的清军并没有未雨绸缪采取应对措施。


李鸿章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为了达到顺利攻占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的目的,派出了六名间谍进行前期的渗透侦察活动。这六名间谍是山崎羔三郎、钟崎三郎、藤崎秀、向野坚一、大熊鹏和猪田正吉。六名间谍受训于日本在上海建立的谍报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这些间谍很早就预谋侵华,为了能够搜集情报,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蓄养长辫,如今他们的辫子已经长达一尺余。因为在中国长期居住生活,他们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再加上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足以乔扮成中国人而不被发现。


六名间谍中的山崎羔三郎负责最重要的旅顺炮台侦察,钟崎三郎、藤崎秀负责金州以及和尚岛的清军部署情况,向野坚一则负责普兰店、复州一带的防卫情况,大熊鹏和猪田正吉也有各自的侦察任务。六人在花园口近海附近捕获了中国渔民,强剥了渔民的衣服,作为乔装的工具。他们为了不引起注意,故意错开行动时间,最早的10月24日午饭过后出发,最晚的傍晚时分出发。


只是,六名训练有素的日本间谍不曾想到,清军已获知日军在花园口登陆的消息并作出了相应的防范。为了严查日本奸细,政府颁发了赤色通行证,通过交通道口或乘船摆渡时必须出示通行证,否则将被缉拿。由于日本间谍没有特别通行证,很快就有人落网。最先落网的是负责金州一带侦察的25岁的钟崎三郎,钟崎在碧流河西岸渡口东登(今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老古村东邓屯)附近被张姓清军巡逻兵抓获。随后落网的是山崎羔三郎,30岁的山崎在貔子窝(今普兰店区皮口街道)住店时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以及使用了当地人不曾使用的卫生纸,引起怀疑,遂被抓获。

最后是22岁的藤崎秀在曲家屯(今金州区一带)被高度警惕的当地民众识破后落网。而大熊鹏和猪田正吉则从花园口出发后便失去消息,从此下落不明。最后只有九死一生的,26岁的向野坚一完成任务,返回大本营。虽然向野坚一完成了任务,但其一生难以摆脱战争给其带来的阴影。


1894年10月31日晚,金州城西门外玉皇庙附近的刑场戒备森严,囚车上是一身中国人打扮的三名日本间谍,“三崎”被就地正法。只是此时,日军的炮火声已依稀可闻,炮弹的火药味即将弥漫古城金州。11月6日,日军顺利攻下金州,随后轻取大连湾,夺占旅顺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甲午战争清军失利的原因很多,比如体制的腐败、麻木以及清军将帅缺乏大局、全局观念,各自为政,官兵贪生怕死等等,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军失去了信仰,没有了精气神。因为失去信仰,所以腐败、昏聩、麻木不仁,因为失去信仰,所以将帅狭隘、自私,贪生怕死。一支失去信仰的军队,即使人数再多,装备再先进,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如果清军心中有坚定的信仰,人人做到“武官不惜死”,心中充满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当日军接近我海域时,北洋水师完全可以在海上与其正面决战,即使日军最后还能在花园口登陆,清军依然可以以逸待劳向登陆中的日军发起猛攻。只是,历史没有“如果”,亦不容假设。



其实日军在登陆过程中也曾担心北洋水师在海上对其发起攻击,所以日军派军舰驶向威海卫和旅顺口方向监视北洋舰队行动,同时在花园口海面,日军也部署了军舰,以防止北洋舰队的袭击。然而,北洋舰队经过中日黄海海战后便胆怯于日本海军,龟缩在威海卫不敢出来,只是最后也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令人唏嘘。


日军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也因担心遭受清军攻击而产生过争议。日军海军认为距离拥有重兵的金州较远的花园口为适宜登陆地点,而大山岩则认为如果在花园口登陆需经过一条大河,不利于辎重及军械行军,不适宜陆军登陆,若使陆军便于进攻金州、大连湾等地,应将登陆地点西移至貔子窝。海军、陆军对此僵持不下,后又经过再次侦察并反复磋商,最后才确定由花园口登陆。



岁月不居,沧海桑田。一百年来,花园口潮起潮落,从未停歇,“盖子头”入口处的“虾老石”依然突出壮观,从未改变,但花园口村民再也无需担心侵略者的到来而流离失所。虽然我们早已远去了当年的刀光剑影,但眼前的阵阵海浪,时刻在提醒我们百年前那屈辱的一幕。如今,在当年日军登陆地,上将张爱萍题写的“花园口”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数青少年在此铭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关文章